2023年11月27日 10: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11月15日上午,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刊文稱,下一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將不斷完善常態化管理機制,從七個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細化管理舉措。具體來看,一是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核細則》;二是研究推動網絡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日常機構管理;三是建立小程序“黑名單”機制、網絡微短劇推流統計機制;四是委托中國網絡視聽協會開展網絡微短劇日常監看工作;五是推動行業自律,互相監督,全行業共同抵制違規網絡微短劇;六是再次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圍繞網絡微短劇的導向、片名、內容、審美、人員、宣傳、播出等方面,加大違規網絡微短劇處置和曝光力度,進一步優化算法推薦,完善廣告推流審核機制,取得立竿見影成效;七是加強創作規劃引導,繼續打造精品力作。
消息一出,微短劇再次引起了業內的關注。
為什么火?
何為微短劇?2020年末,國家廣電總局在備案系統新增“網絡微短劇”板塊,將其定義為“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網絡劇”,從而將微短劇正式納入視頻劇集賽道。微短劇目前在各大長、短視頻以及快應用等渠道都有呈現,但小程序微短劇是目前主流的播放載體,因此也被稱為“小程序劇”。
從今年年初開始,微短劇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國內短劇市場供給規模呈現快速擴張趨勢。根據《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3)》顯示,2022年重點網絡微短劇上線量為172部,2023年上半年,各大視頻平臺上線了481部新微短劇,每個月還有近300部微短劇提交備案。這意味著,微短劇已然呈現出井噴式的發展。在受眾層面,全國短視頻用戶規模超過10億,微短劇用戶規模預估2023年250億。
為何這么火?市場有需求。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智華認為,網絡用戶期望從網絡微短劇中獲得一種“替代性滿足”。網絡微短劇經常呈現出戲劇沖突集中、情感輸出直接等鮮明特點,大多情節起伏落差大、振幅強,同時情節間隙小、反轉多,動作連接緊密。網絡用戶從傳統影視劇循序漸進、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中走出,在快速的開局、單刀直入的情節、不斷迭起的高潮、直白的臺詞中迅速獲得情感上的認同。
從供給方來看,與常規影視劇動輒百萬、多則千萬的前期投入相比,微短劇因為投資小、風險低、節奏快、周期短等特點,正吸引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包括MCN機構和老牌影視傳媒公司,諸如華策影視、完美世界、檸萌影業、唐德影視、嘉行傳媒等主流影視機構紛紛試水,推出了類型各異的短劇作品。
北京點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微短劇核心還是內容,網絡文學IP與微短劇可以有很好的結合點,網絡文學作品中的角色設定和情節沖突性,與微短劇的內容形成了高度的重合,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精細化運營等多項成熟的技術經驗,實現了劇本改編、影片拍攝、內容宣發等一體化制作,打造出一批優質作品。
點眾科技成立于2011年,之前主要做網文移動閱讀業務。2022年9月開始入局微短劇行業,相關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其微短劇用戶數4億,月活躍用戶1.6億,日活躍用戶600萬,平臺微短劇數量超千部。“公司網文移動閱讀的生意是賺用戶閱讀付費的收入,短劇的商業模式與其相似。”
火了之后呢?
隨著微短劇的火熱,部分資金雄厚的影視公司紛紛入局,微短劇的制作費也從最早5萬-10萬元一部,到現在50萬-80萬元一部。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種情況下,真正能夠有正向收益(盈利)的也只有頭部企業,中腰部企業會逐步被淘汰。
同時,入局行業的企業良莠不齊,為打造爆款制作了大量同類型且題材相似的短劇,導致行業內容同質化嚴重,用戶審美疲勞;更有一些公司為了搏流量,制作的微短劇不同程度上存在著文化內涵薄弱、劇情浮夸、題材獵奇、與現實生活脫節、內容同質化、視聽語言缺乏專業性等突出問題。“這種只有流量思維,缺乏內容打磨,會加速微短劇熱潮的提前結束。”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說。
2022年11月下旬開始,廣電總局集中利用3個月時間,組織開展了“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取得積極成效。截至2023年2月28日,共下線含有色情低俗、血腥暴力、格調低下、審美惡俗等內容的微短劇25300多部、計1365004集,下架含有違規內容的“小程序”2420個,形成了震懾效應,有力遏制了網絡微短劇野蠻生長的態勢。
沈陽師范大學副教授崔曉表示,網絡微短劇的當務之急,就是在提升品位和質量上做出實打實的努力,增加投資,提高作品的精細度。畢竟短暫而頻繁的感官刺激終有花樣翻盡、審美疲憊之時,專業創作者介入偏少,必然導致作品專業度不夠高。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8-9月份行業規模整體增速放緩,促使行業必須擁抱市場變化,以更多集思想性、藝術性、市場性相結合的作品來推動行業發展。“點眾科技微短劇業務也正在海外進行推廣,預計今年將推出幾十步微短劇進行全球范圍推廣,主要以北美、東南亞等地區為主。”
11月6日,點眾科技發布嚴正聲明稱“番茄短劇”App侵權,而在這之前,也有公司指責多部微短劇抄襲。作為一個文化產品,微短劇的盜版問題不容小覷,由于沒有相關的版權保護,進入門檻偏低,相關內容和人物設定極易被復制抄襲,這些都給微短劇的版權監管和行業自律提出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