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02日 09:06 來源:光明日報 楊洪濤
【影視銳評】
近日,電視劇《我們這十年》熱播,引發業界關于時代報告劇這種電視劇創作類型的討論。時代報告劇,是指以當代社會的真實生活為故事源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運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著重表現時代節點、社會焦點,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電視劇類型。如反映脫貧攻堅奮斗歷程的《石頭開花》,表現抗疫故事的《最美逆行者》《在一起》,講述青年黨員建功基層的《我們的新時代》等,都以向時代報告、向人民報告的昂揚語態,精準地擊中觀眾的心。這種電視劇類型的誕生契合了黨的二十大報告所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的要求,是影視藝術界對中國精神和中國文化的精準把握,是宣傳管理者、影視創作者和審美接受者同頻共振的生動實踐,是回應時代命題與社會關切的藝術答卷。
時代報告劇以時效性為鮮明創作特點。它借鑒報告文學的創作思路,把新近發生或正在發生廣受關注的重大事件、社會生活訴諸熒屏。如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抗擊疫情的階段性成果等,大都涉及當下老百姓的實際生活,回應社會關切。為此,相關職能部門在選題規劃、創作指導、播出調控等方面及時跟進,全流程開辟“綠色通道”,確保作品適時播出。影視創作者積極調整創作檔期、加快創作周期,借鑒紀實影像的深度報道,以實時動態的劇本創作思路和拍攝思路回應時代命題。如《最美逆行者》《在一起》的創作者第一時間深入抗疫一線,跟蹤采訪、匯集素材、激發靈感。拍攝時,創作者根據抗疫一線的實時信息及時調整情節結構和人物設置。《最美逆行者》從籌備立項到定檔播出僅用4個月。《在一起》采取策劃、拍攝、后期制作接力進行的創制模式,實現當年策劃、當年拍攝、當年播出的預期目標。播出的成片中大多數人物和情節有跡可循。這種對現實的深度還原,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直播式的觀劇體驗。
時代報告劇的創作顯示了相關部門在選題規劃、創作指導方面的整合力和推動力。在他們的組織協調下,影視創作者匯聚行業精英、集中優勢兵力,組建起陣容強大的拍攝班底,形成矩陣式創作宣傳態勢。新近涌現的作品均由多個編導演團隊進行同步拍攝,價值取向的步調一致和藝術風格的異彩紛呈以及單元劇式的敘事方式,讓作品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備受期待。這些作品在項目策劃階段多次召開論證會、推進會,讓各個創作團隊了解創作要求、統一創作思想。各創作團隊之間也形成了既相互激勵又競逐爭先的良性創作氛圍。《最美逆行者》以首尾呼應的方式巧妙銜接各故事單元,上個單元的故事、人物與下個單元的故事、人物能時空伴隨、共克時艱。從業者以能參與時代報告劇的創作為榮,他們認為這是對自己編導演藝術功力和藝術道德的認可和鼓勵。
時代報告劇的成功還在于創作對時代命題的精準挖掘,對用現實主義手法講好中國故事的藝術自覺。創作者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實到視聽語言中,在立足于現實主義創作手法基礎上,為故事和人物注入溫暖與力量。如《我們這十年》遵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去尋找,從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兩個方面去破題,在近200個選題中篩選出《一日三餐》等11個選題,表達這十年來普通老百姓的所知、所感、所見。《石頭開花》直面脫貧攻堅工作的10大難題,反映10個不同地域、貧困程度各不相同地區的干部群眾戰勝貧困的故事。劇作不回避矛盾、不刻意拔高,而是動真情、說真話、演真人,把脫貧攻堅過程中的矛盾根源、實際困難呈現出來,把戰勝貧困的意志、決心和力量呈現出來,讓觀眾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用情用力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是時代報告劇的題中應有之義。為此,影視行業應建立時代報告劇選題規劃的長效機制,強化宏觀調控。從已有經驗來看,敏銳捕捉時代命題、快速啟動創作規劃以及拍攝、播出各個環節的有機聯動是保障時代報告劇成功的關鍵。探索時代報告劇的創作特征和藝術規律。立足于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采取單元劇、緊湊型、紀實性的中短篇敘事方式來濃縮提純,讓情節密度高、戲劇張力大、生活氣息足、人物立得住成為時代報告劇的標配。豐富時代報告劇的類型內涵。圍繞時代節點、社會焦點記敘時代影像、反映時代精神、書寫時代人物。讓時代報告劇成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時代藝術精品工程。
(作者:楊洪濤,系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