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14日 來源:中國文化報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文資源是發展旅游的基礎,旅游集物質消費與精神享受于一體,旅游與文化密不可分。2018年,以文化和旅游部以及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掛牌組建為標志,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工作翻開了新的一頁,從觀念上達成廣泛共識到促進融合的政策舉措謀劃、制定和落地,新時代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正向縱深推進。“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讓“文化+旅游”實現了“1+1>2”。
■ 給文化“加碼”,更為旅游“賦能”
2018年4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掛牌,截至當年底,省級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機構改革階段性任務基本完成。特別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統籌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文化和旅游部與各地堅持“宜融則融、能融盡融”的總的思路,融合發展成效初步顯現。對文化和旅游系統而言,掛牌組建新的機構實現了開好局、起好步,更為關鍵的是,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進一步明確、重點任務進一步明晰、具體政策舉措正在制定。
1月3日至4日在京召開的2019年全國文化和旅游廳局長會議總結2018年工作時指出,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成效初步顯現,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旅游工作,成為亮點頻頻的各項業務工作中的突出亮點。會議對2019年九大工作任務進行部署的同時,重點分析了文化和旅游之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關系,提出要著力推進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對外和對港澳臺交流融合。各地圍繞推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積極謀劃和探索。其中,山東、河南、江蘇、廣東、江西等地將旅游業作為一項動力產業來培育。江蘇提出主動對接全域旅游示范市等全新創建項目;江西致力于把綠色生態、紅色文化和地域特色等優勢轉化為旅游發展優勢,充分激發旅游發展新動能;山東注重將旅游業作為綜合性產業、基礎產業,增強旅游的文化內涵,進一步助力旅游業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黑龍江迎來了文化和旅游大融合發展的新時代。”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張麗娜說,要樹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文化資源是旅游發展的核心資源,文化創意是提升旅游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文化的生產、傳播和消費與旅游活動密切相關。同時,旅游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載體,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黑龍江作出諸多探索,如推動藝術創作與旅游產業相融合,打造一批具有“黑土”特色的旅游演出精品,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公共服務相融合,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引導各級各類旅游目的地因地制宜建設各具特色的公共文化設施。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表示,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文旅融合給文化“加碼”,更為旅游“賦能”,推動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和合共生,將會“1+1>2”。一方面,可以挖掘旅游資源的文化內涵,用文化養分滋養旅游,不斷提升旅游品位,更好滿足個性化游客的需要,實現旅游產業做強做大和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讓更多文化資源、文化要素轉化為旅游產品,不斷拓展旅游空間,進一步推動旅游特色化、優質化、效益化發展。
■ 產業景氣,優質旅游產品有增量
1月8日,中國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發布的《2018旅游經濟運行盤點系列報告:旅游產業》顯示,2018年全年,旅游產業較為景氣,文旅融合有力推動產業投資。
山西省靈石縣王家大院將靜態的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提升旅游產業的文化品位。“正是認識到文化內涵是景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升旅游品位、提高游客滿意度、強化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王家大院堅持將文化價值的開發和提升作為發展旅游的重中之重。”靈石縣王家大院管理處主任秦彩焰說,在今后的發展中,王家大院將更加注重文旅融合,把晉商文化和現代社會消費需求結合起來,讓游客體驗、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文旅融合后,旅游線路有了增量,人氣更旺。攜程相關負責人表示,攜程當地向導頻道上線了各大博物館的特色文化導游講解服務,解決游客看不懂文化遺產、常規導游講不透等問題。記者了解到,在攜程當地向導頻道,國家高級導游呂曉亮頗受歡迎,他自創了“跟驢哥走上海”系列產品,包括“永不拓寬的武康路”“外灘建筑博覽”等線路,受到青睞。
“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時代趨勢。作為旅游規劃企業,綠維文旅集團主要從產業價值提升的角度看待文旅融合。”在北京綠維文旅城鄉規劃設計院院長、綠維文旅集團董事長林峰看來,文旅融合的重點是運用創新理念引領融合,以新業態、新產品、新技術、新商業模式、新IP和新媒體推動文旅融合。
“之前,很多方面實際上已經在探索文旅融合。”多彩投創始人張森華表示,作為空間眾籌平臺,多彩投正是一個促成文旅融合的平臺。2018年9月底,浙江杭州西溪“十里芳菲”度假村在多彩投發起融資,短時間內就完成5931萬元,超過原認籌額300%。“如何將文化和旅游的勁往一處使,是文旅融合發展的關鍵點。”張森華說。
■ 旅游產業盈利能力提升
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專家和學者認為,文旅融合落實到產業中重在“融”、利在“合”。
“目前,文化和旅游消費正朝著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方向發展,需要解決產品與服務供給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應當從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為兩翼,加以推進。”中國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說。
文旅融合有助于旅游產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認為,今后,旅游產業鏈將得到延長,如將影視、IP、知識產權等做成旅游產業鏈前端,既能提高附加價值,又能增加旅游項目衍生品開發的可能性,提高消費水平。隨著觀光游向體驗游轉變,文化的融入增強了旅游產品的體驗性,讓游客不再局限于單純的景觀游覽。在陳少峰看來,從旅游到“文化+旅游”,再到“文化+旅游+科技”,既延長體驗和消費時間,又有助于解決旅游產品供給不足問題。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席建超對全域旅游關注和研究已久。他認為,各地可以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抓手,搭建更大的融合平臺,通過推動文旅項目促進傳統文化的活化和產業化,尋找文旅融合的突破點和增長點,同時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培育發展新亮點。
目前,文旅融合發展在深化理念共識、政策制定和推動公共服務事業、產業發展方面向縱深推進。方塘智庫創始人葉一劍認為,這不僅體現了對文化產業屬性和旅游產業屬性的充分重視,文旅融合發展也將為產業發展提供更大的舞臺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