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1月02日 來源:廣州日報
近日,德藝文創發布公告稱獲得政府補助資金373.67萬元后,個股連續兩日持續上漲,引市場關注。《2018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對我國文創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初探及預測,在互聯互通的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將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的模式下,呈現產業升級態勢。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全民審美和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文創產業有著巨大的潛力。
據德藝文創公告,其子公司累計收到各項政府補助資金共計人民幣3736712.00元,均為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預計將增加公司2018年度利潤總額3736712.00元。
文創攜手電商是未來發展方向
不僅只有德藝文創受惠于文化產業發展的紅利。《2018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報告》對我國文創產業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初探及預測,在互聯互通的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并不局限于文化產業內部的跨界融合,還正在和工業、數字內容產業、城市建設業、現代農業等相關行業跨界融合。在“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模式下,文化產業升級態勢明顯。
《廣州藍皮書:廣州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8)》指出,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2800億元左右,全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基地)約222個,其中,國家級16個,省級10個,市級20個。“嶺南文化因其獨有的多元、務實、開放、兼容、創新等特點,對全國文化產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有贊廣東運營服務中心CEO皮匠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此前的廣州2018文交會中,文創電商云集,廣州文創展成為行業的風向標。
“傳統文化的文創產業開始嘗試走向新型電商。”業內人士表示,近期,繼故宮、恭王府推出線上購物平臺之后,中國國家博物館也開始發力文創產業電商化,文創攜手電商將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必然。“無論是否準備好,文創商業即將噴薄而出,成為未來最主流的商業形態和消費能量。” 皮匠認為,未來十年,電商產業將由目前的3.5萬億元增至20萬億元左右,預估文化電商產業將占其中的20%~25%。
“文化電商的出現,可以逐步改變現階段傳統電商附加值低的現狀,并帶動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在北大文化研究所教授陳少峰看來,文創電商在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文創電商輕奢化成為新的趨勢,“對旅游文化、傳統文化、城市文化的挖掘,中心聚焦點就是文創電商。”他認為。
文創產品要親民、接近生活
一條合伙人張晴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過去的4年多里,一條共拍攝了2600條原創生活美學的短視頻,但他們拍攝的很多手藝人不擅長傳播,找不到目標用戶,生存狀態其實并不很好,所以當擁有3000萬粉絲,又接觸到了大量的良品品牌后,發現可以為用戶和品牌互相找到對方。
“等一朵花開”負責人劉嬿認為,文創產業剛剛發展起來,所有人都在摸索,所以確實還有很多不成熟的方面,“很多人認為現在的文創缺乏設計,我們反而認為并不是缺乏設計,而是缺乏與生活相貼切的設計。”她認為,藝以致用,如果一件文創的設計不建立在生活的常識上,難以被大眾接受,而文創產品真正的受眾恰恰就是大眾,“大眾并不是不需要美,不需要藝術,他們和收藏家不同,他們看到的美,接觸到的藝術,更多的要從他們的生活中來。所以文創應該緊貼生活,是給生活帶來更多美和快樂的產品,是一次基于文化的審美升級。”
張晴發現,在一條平臺賣得好的文創產品都有幾個共性,產品獨特稀缺、具有實用價值、價格親民。劉嬿認為,文創行業還存在一些誤區,比如很多人把文創產品和藝術品相等同起來,但藝術品是不可復制的,文創產品則是可復制的,“文創產品更多應該具備商品的特質,成熟的商品,應該有合理的設計、良好的品控、適中的價格、完善的售后,在這些的基礎上賦予產品更多的文化價值。”
業內觀點:文化產業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記者觀察到,文化產業目前仍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的現象,商家在細分類目上的深入解讀不夠。皮匠認為,對于創意和設計能力不足、沒有充分挖掘文化資源、文化產業鏈不健全問題:一方面要吸納更多優秀的設計師,滿足各種不同材質的產品形式,設計出具有文化內涵的實用性產品;另一方面要突出“全案開發”的優勢,即豐富產品線、注重產品運營等。
不過,受訪的從業者都表示看好文創的未來,“隨著全民審美的提高,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提高,文創還有著巨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