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 來源:中國文化報
近年來,有關演藝類企業的投融資事件并不鮮見,如云鋒基金投資大型實景演出“印象”系列,德云社、戲逍堂等劇團獲風投青睞,又如楊麗萍名下公司、杭州金海岸等征戰新三板。
時光荏苒,新三板流動性不足、IPO暫停等,撫平了前一撥投資高峰。現今的演藝產業,留下來的投資者還有哪些,他們又掀起什么新氣象?
聚橙網:用投資對百老匯投石問路
融資背景:2011年9月,招商科技對聚橙網A輪投資數千萬元,助推其開拓全國演出市場。2012年4月,華映資本注資數千萬元,為聚橙網的戰略構想護航。經歷C輪、D輪后,2016年5月,海通開元領銜的資方群投,被一些投資媒體稱為聚橙網的“Pre-IPO輪融資”。然而IPO的日益緊縮,中斷了聚橙網的A股上市。
2017年10月,聚橙網宣布又獲得E輪融資,海爾投資、鴻坤億潤投資、海瀾投資、漢富控股、東方證券、熱辣投資等新勢力入場。對于一個暫時無望登陸A股的對象,投資方的目的是什么?聚橙又怎么使用這些錢呢?
近年來,在演出類型上,聚橙網成為在美國百老匯投資最多的中國企業。在劇院方面已擁有100家劇院的運營權。
今年,聚橙網海外投資的3部音樂劇《樂隊來訪》《海綿寶寶》《旋轉木馬》共斬獲“托尼獎”13項大獎。全國巡演音樂劇《貓》也已收官,票房破億元。一家中國企業,為何會瞄準音樂劇,還選擇去百老匯“淘金”?美方對中國的投資力量是否接納呢?
聚橙網創始人耿軍介紹,百老匯的音樂劇制作人基本都有金融背景,百老匯劇目本身就需要多元化融資,對方也希望吸納中國資本更好地將劇目嫁接到中國。
耿軍介紹,百老匯一個劇對應一家公司,制作公司都是合伙企業。國內的合伙企業,GP占二成股份,LP占八成;百老匯則是GP、LP五五開。“制作人、作曲、編劇、創意人員等是GP隊列,由此百老匯對內容方的重視,內容方的話語權也較大。”他說。
百老匯制作劇目的全過程都需要金融力量支持。首先,要花一二十萬美元把劇本和作曲弄出來,找兩三個人邊讀邊唱,讓同業有一定了解,愿意繼續投資;如果這算天使輪的話,第二步A輪則要用上幾十萬美元的投資,在“外百老匯”劇院里進行小規模呈現,看觀眾和票房的反映,比較好的話就進入B輪;在一個二線城市租劇場演出幾個月,不斷調整,邀請百老匯劇院負責人看劇,決定要不要下訂單,全過程大概需要300萬美元左右;剩下的就是等待期。“如果有百老匯劇院接納,最后還要投入1000多萬美元,制作最后進入百老匯劇院的版本。百老匯由各種公會力量控制,各環節制作成本要比別地高很多,就需要募集足夠的資金。”耿軍說。
如今,聚橙網對確定能上百老匯的劇目通過與人合投的方式,參與投資了20多部戲,總投入1500萬美元左右。
“我觀摩了倫敦西區、法國、德國、日本等地的商業劇院,基本都是百老匯音樂劇占主導。當一個國家經濟較好,老百姓對音樂劇的接受程度也會提高。我認為音樂劇是中國演出未來的重要爆發點。”耿軍說。
今后,聚橙網還將在《羅密歐與朱麗葉》《貓》《貝隆夫人》等音樂劇中嘗試演藝生態鏈的金融模式。同時,在演出界原創了F-3C經營模式,即“基金+內容+渠道+終端客戶”。
耿軍說,聚橙網自有兩只基金,已投資了行業里八九個項目,包括與遠東宏信合作成立的音樂劇項目基金,總規模逾2000萬元,旨在為音樂劇優化資源配置。“中國音樂劇產業最缺的是編劇、作曲、舞臺裝置等創意團隊;其次,市場、生態也要健康發展,否則無法吸引人才。”他舉例,美國制作人可占劇目很大股份,可參與劇目票房分成,而國內沒有一個劇組按GP、LP運作。所以,他們先從改善國內音樂劇的投資制作模式、設立制作人激勵機制兩處入手,慢慢改善音樂劇生態。
CMC:產業資本打造產業鏈條
投資背景: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是知名的私募股權基金。從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國家開發銀行下屬的國開金融有限責任公司等發起機構看,是致力于文化產業領域投資的產業資本。CMC對演出領域的投資始于2015年。去年,CMC設立華人夢想公司這個音樂劇子品牌;今年,剛成立了CMC Live,主打流行音樂演唱會的投資。一套仿百老匯的投資管理模式,正在產業基金的密集運作下成型。
今年1月10日,CMC掌航人黎瑞剛跟李宗盛、柯上閔、洪廸等一眾音樂領域資深人士現身北京,宣布聯合國內21家演藝公司,正式成立CMC Live華人文化演藝。黎瑞剛說:“中國演出行業每年以30%到40%的速度增長,正在倒逼行業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尤其是更加工業化、標準化、跨地域的演出運營平臺。”CMC Live聯合的這21家演出公司都是一線歌手經紀人所在公司及一線演出商。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中國以前的演出體系中,港臺和歐美的經紀公司、制作公司幾乎壟斷了上游資源。像Live Nation這樣體量的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后,國內原有的演出商生存空間進一步被壓縮,都被擠兌到去開音樂節了。而CMC Live的出現在使國內演出商更有談判話語權的同時,還可以吸引更多國外藝人演唱會落地中國。
黎瑞剛介紹,除了做演唱會以外,CMC Live還可以做策劃、籌備、發行,未來會考慮對加盟的21家公司進行投資甚至控股。
其實,CMC對演出產業的布局早在2015年起,當時它投資了一家音樂劇公司七幕人生,開啟了線下娛樂布局。去年,CMC旗下的華人夢想成立,迄今共推出4部音樂劇,主打音樂劇內容外,下設“經典”“親子”“年輕態”三類產品線,但無疑是CMC在戲劇內容領域的重要布局。
同時,CMC開發運營的上海“夢中心”預計明年建成,是目前國內唯一的、也是規模最大的按照百老匯模式建造的“文化綜合體”。上海“夢中心”最具特色之處在于分布項目中的文化場館群,由2500座空間劇場、1800座專業音樂劇劇場、1000座演藝劇場、800座互動音樂廳、400座黑匣子先鋒劇場5個劇院和1個開放性藝術空間聚集組成。
絲芭文化:細分領域的資本新秀
融資背景:2014年11月,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NH48”的運營方上海絲芭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絲芭文化”)獲得創新工場數千萬元A輪融資;2015年8月獲君聯資本、創新工場億元B輪投資;2016年4月吸引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入股;2017年5月,絲芭文化已完成數億元的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招銀國際資本領投,原有股東華人文化產業基金及君聯資本跟投。
絲芭文化旗下偶像成員已超過300人,正在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偶像團體。據了解,本輪融資后,絲芭文化將以偶像團體養成為核心,拓展演藝經紀、影視劇和電影制作、綜藝節目制作、動漫游戲開發等泛娛樂業務,建設偶像養成平臺并打造綜合性娛樂集團。
成立于2010年的絲芭文化,脫胎于日本AKB48的SNH48,以“可面對面偶像”為運營理念,培育粉絲群體,并通過劇場公演、周邊、網劇等各種渠道變現。SNH48、BEJ48、GNZ48、SHY48是該公司偶像經濟的版圖,相應的在北京、廣州、沈陽等都有專屬的演出劇院,這些劇院還設有粉絲咖啡店、偶像紀念品商店等,主要是為這些養成類偶像團體舉辦線下活動,通過線上線下的相互導流,大大激發了粉絲的消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