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5日 來源:中國文化報
在新的金融改革背景下,需要正確認識金融如何服務于文化實體經濟的問題,尤其要正確認識文化金融發展和虛擬經濟的關系問題,要警惕文化產業發展中的金融虛擬化。
第一,文化金融是現代金融業的有機組成部分,服務于現代文化生產是其根本目的。而虛擬經濟源自貨幣經濟概念,是指實際生產領域之外的貨幣交換形成的經濟形態,與實體經濟對應。貨幣經濟不直接產生生產價值,但不意味著脫離實體經濟——從歷史上看,金融源于生產、興于商業、盛于現代產業發展,一直都與社會生產緊密相關。文化金融是立足于文化生產的金融服務與資本市場體系,包含與文化生產相關的金融工具、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及相關監管制度,是服務于現代文化生產和文化實體經濟的,必須緊密與文化生產相結合。
第二,現代金融業的過度虛擬化制約著文化實體經濟的發展。應該認識到,虛擬經濟是金融與資本市場在為實體經濟服務當中衍生出來的,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也是有邊界的,超過邊界就是“過度虛擬化”。如果資本完全在機構與機構之間流轉,“錢生錢”形成閉環,幾乎不流入實際生產領域,利用金融工具、政策效應,形成一批“財富的掠奪者”。如此會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甚至引發多數“良幣”資本的投資理念變化成為“劣幣”,事實上制約了文化產業的資本供給和文化實體經濟的發展。
第三,警惕文化產品“過度金融化”問題。大多數資產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但負面效應就是價格脫離實際價值。在文化產業中,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和“郵幣卡電子交易”等專事炒作,大量社會資本進入并以快速套利為根本目的,完全無助于任何文化生產。
第四,警惕文化金融發展中的過度投機問題。如萬家文化事件中,投機者以少量資金高杠桿撬動30億資金進入市場,除了擾亂市場,還將引發諸多隱患。近年來,一些上市文化企業的過度投機行為也屢被調查,與文化產業相關的并購、跨界定增等一直受到監管層關注。在資本市場上、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少數產品的成功帶來的“羊群效應”帶動了非理性投資和產業的非理性繁榮。這種泡沫化經濟不僅意味著投資風險,也意味著對整體產業的傷害。其背后隱含著各類擾亂文化金融秩序的灰色活動,因此亟須加強反洗錢金融監管和信用約束。
我國文化金融在發展中一定要強化資本服務于文化生產的理念,以推動文化金融事業的長期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