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5日 來源:經濟參考報
雖然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諸多困難,但是經濟的轉型升級也為民營企業帶來了很多空間和機遇,民營企業加快轉型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將會帶來民營企業的新一輪爆發。
無論是從當前的成本提升角度,還是從資源環境壓力角度,加快轉型升級都是民營企業的不二選擇。這就要求民營企業要順應產業演進規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改進生產工藝和流程,向高端產業布局和轉型,這是當前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應有之意。
在當前技術進步加速,技術更新周期縮短的情況下,不可能依賴模仿和復制等傳統的科技創新手段維持企業領先地位,只有加強研發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并實現跨越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民營企業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重要的微觀主體,在經濟轉型發展中,面臨著國內外經濟社會環境的急劇變化,生存壓力加大,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勢在必行。
民營企業面臨的困難
在我國經濟轉型發展中,民營企業生存的國內外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面臨困境。主要表現在:
第一,傳統產能嚴重過剩。連續多年的投資快速增加,導致我國很多傳統行業產能過剩。根據產能利用率小于75%就是過剩的國際標準,中國曾經在39個行業中,有21個行業過剩,幾乎所有傳統行業均處于嚴重過剩狀態。民營企業由于市場準入等原因,主要集中在嚴重過剩的傳統產業,這就意味著民營企業面臨被淘汰的壓力。
第二,成本大幅上升。近幾年,國內成本上升迅速,成為民營企業不可承受之重,具體表現在:一是隨著我國人口結構改變,勞動力供給進入下降通道,勞動力工資不斷上漲。從各地最低工資標準調整來看,北京、上海、天津等9省市最低工資標準僅2014年就上漲13%,與周邊國家相比,我國勞動力成本優勢基本喪失殆盡。二是資源和環境約束不斷加大,成本大幅上升,我國依靠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和環境成本等形成的所謂“投資成本洼地”效應已經逐漸消失。三是稅收和社保費用征管水平提升,民營企業稅費負擔上升。根據中國企業研究所發布的《2017中國民營企業稅負報告》,2012-2016年制造業上市公司平均實際利潤稅負由2009-2011年的61.6%上升至74.2%。
第三,出口嚴重下滑。由于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低端產品被越南等周邊國家替代速度加快,中國外貿傳統競爭優勢正在減弱,新的競爭優勢尚未形成,出口下滑迅速。
第四,產品結構和消費結構錯位。按照國際經驗,人均國民收入超過3000美元后,消費進入加速增長階段。我國于2008年人均國民收入超過3000美元,消費迅速增長,然而相當一部分購買力隨著海外購物、代購以及跨境電商等大量外流,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仍然低于其他國家同等發展水平。韓國在我國同等發展階段時,消費占GDP比重已經達到62.2%,我國臺灣地區達到70%,而我國2015年僅達到51.8%,2017年達到58.8%。其中產品結構和消費結構的嚴重錯位是重要原因。我國目前處于產業鏈低端的產品供給結構已經無法滿足人們收入增長帶來的消費升級需求。麥肯錫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消費者正在從大眾產品向高端產品升級,50%的消費者聲稱自己追求優質且昂貴的產品。與之相對應,民營企業由于其產品大部分仍未建立起品牌美譽度和信任度,從而即使具有龐大的市場需要,也仍然難以擴大銷路,傳統民營企業只能望巨大的市場興嘆。
第五,民營企業融資難加劇。受到民營企業自身特點的影響,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突出難題,由于民營企業所處行業特點,以及在融資市場中的弱勢地位,“去產能”和“去杠桿”都進一步加劇了民營企業的融資難。今年中國中小企業上市服務聯盟和洞見資本研究院共同發布的《2017中小企業融資發展白皮書》指出,98%的中小企業主要問題仍然是融資難,融資貴。
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中的民營企業創新發展思路
雖然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面臨諸多困難,但是經濟的轉型升級也為民營企業帶來了很多空間和機遇,民營企業加快轉型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將會帶來民營企業的新一輪爆發。如何將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機遇變為現實,就需要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然而,我國民營企業數量龐大,涉及行業和領域廣泛,企業間情況千差萬別,因此,在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和轉型升級發展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分類創新發展。
1.在大企業產業鏈中創新
民營企業中90%的都是中小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民營企業的一種生存方式就是切入大企業產業鏈,成為大企業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依附大企業發展。這是因為大企業的產品或服務往往涉及較多零部件或環節,受制于技術和成本,任何大企業都難以完全自我發展,大量產品和環節將會從外部購買或者通過外包完成。比如波音公司生產的新一代波音737飛機由30多萬個零部件組裝而成,波音767和777達到300多萬個,波音747則高達600多萬個,如此多的零部件波音公司需要依靠其全球產業鏈共同完成。國內大企業同樣需要整合上下游很多企業和相關機構,目前我國C919大飛機生產就涉及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和大量產業工人,有70家企業成為C919的供應商或潛在供應商,這些企業既有大型央企,也有民營企業。大量中小企業只要通過創新發展,成功切入到大企業產業鏈中,就可以依附大企業的成長壯大而不斷發展。
2.聯合創新
單一的中小企業力量弱小,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弱勢,然而大量中小企業聯合起來共同參與市場競爭,則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同樣,中小企業團結一致,聯合創新共同發展也是民營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出路。很多地方形成的產業集群的轉型升級就具有這樣的性質。浙江諸暨大唐鎮是全球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年產量占全國襪子產量的70%,世界產量的30%,在發展高峰時,這里集中著6500多家襪子生產企業,最高年產258億雙,被稱為“國際襪都”。然而過去的襪都與全國制造一樣,主要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產品處于相對低端,價格相對較低,在生產成本尤其是勞動力成本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大量襪子生產企業也積極尋求轉型升級。他們依托產業集群,積極引入產品設計和知識產權服務等企業和機構,負責設計和知識產權保護,與中小企業一起聯合創新,逐漸提升產品附加值。近兩年雖然襪子產量有所下降,但是襪子企業產值和利潤都雙雙提升。2017年1到8月,諸暨市規模以上襪子企業產值同比增長18.2%,利潤同比增長23%。襪子企業的聯合創新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3.引領科技創新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形成了一批有規模、有實力的大型民營企業,這些民營企業不僅規模不斷提升,而且其品牌影響力和創新能力也不斷提高,其中華為是最為優秀的代表。在福布斯2017年品牌價值榜中,華為位列第88名,是我國唯一一個進入前100強的企業。目前,華為大部分產品已經從“跟隨者”發展到“領跑者”,擁有芯片、高端服務器、高端核心路由器、大容量數據中心、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等自主研發的一系列先進技術,形成了運營商業務、企業業務及消費者業務三大主營業務,其中包含華為智能手機在內的消費者業務成為推動華為2016年整體增長主要動力。2016年,華為銷售收入為5216億元,凈利潤37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和0.4%,其中消費者業務方面,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達到1.39億臺,同比增長44%,銷售收入1798億元,同比增長44%,占華為總體銷售收入的34.5%。
4.在細分領域創新
如今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在細分市場中精耕細作,不斷豐富產品品種,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打造“隱形冠軍”,是部分民營企業的明智選擇。赫爾曼·西蒙總結全球最佳500名鮮為人知但增長率卻高達60%-90%的中小公司發展經驗認為,在細分程度越來越高的市場里,那些不做公眾性質廣告,在公眾領域隱形,能抵制多元化誘惑,在細分市場占有率極高,并不斷取得細小進步的公司,才是優秀公司的方向,是世界上真正的好公司。國內也有很多這樣的民營企業,比如山西榆次高行液壓公司生產的空港登機橋液壓系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50%,山西侯馬湯榮汽配公司生產的大客車制動鼓,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是各自細分領域名副其實的“隱形冠軍”。
5.進行模式創新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沖擊了很多傳統行業,也為模式創新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和空間,新創企業和傳統企業轉型升級都可能通過模式創新發展獲得成功或新生。如今,由于模式創新催生了很多新生行業,比如共享經濟、網紅經濟等等。模式創新為民營企業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新的選擇。
中國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之路
確定創新發展思路基礎上,民營企業的創新發展需要做到:
(一)順應產業升級規律
民營企業長期以來主要分布在低端產業,以2017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為例,主要集中在房屋建筑業、綜合、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房地產業、批發業、有色金屬冶煉等傳統領域,而這些行業也大部分恰恰是化解過剩產能的重點領域。大型民營企業尚且如此,大量中小型民營企業更是主要集中在低端行業,無論是從當前的成本提升角度,還是從資源環境壓力角度,加快轉型升級都是民營企業的不二選擇。這就要求民營企業要順應產業演進規律,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改進生產工藝和流程,向高端產業布局和轉型,這是當前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應有之意。
(二)堅決貫徹“工匠精神”
“專精特新”是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目標,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要做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化,這與“工匠精神”所包含的敬業、精益、專注和創新等內容完全一致,這就意味著,中小企業更應該貫徹和實施“工匠精神”,腳踏實地,走專精特新之路。只有堅持“工匠精神”,中小企業才能成為所在行業的佼佼者,才有可能進入大企業采購和外包名錄,成為大企業零部件或服務的供應商,融入大企業產業鏈中,攀附大企業發展壯大;只有堅持“工匠精神”,中小企業才能夠專注于細分領域的事情,不斷追求精益求精,在細分市場脫穎而出,做成“隱形冠軍”;只有堅持“工匠精神”,中小企業才能在做好分內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三)積極創新融資模式
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困擾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但民營企業的融資難,主要是指難以從正規金融系統獲得融資。實際上,隨著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企業的融資來源除了商業銀行以外,還有私募基金、風險投資等很多其他渠道。除此以外,越來越多新興的融資創新不斷涌現,比如眾籌等等。所以,對于民營企業來說,關鍵是做好自己的產業和項目,在此基礎上,開拓思路,創新融資模式。
(四)加快推進科技創新
《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提出了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三步走”目標,即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2030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為實現這一目標,民營企業是最活躍、最有力的行動主體。當然,對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并不具備科技創新的條件,但對于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大型民營企業來說,在當前技術進步加速,技術更新周期縮短的情況下,不可能依賴模仿和復制等傳統的科技創新手段維持企業領先地位,只有加強研發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才能保持競爭優勢并實現跨越發展。而且,現在全國層面和地方政府都紛紛出臺相關措施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推進科技創新,大型民營企業加快科技創新具有很好的外部政策環境。為鼓勵民營企業投資,2017年11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改委等16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發揮民間投資作用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組建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引導和鼓勵民營企業參與技術研發重大工程和項目。
(五)準確把握市場需求
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常常缺乏對消費者和市場的研究和分析,跟風發展,從而導致陷入激烈競爭和惡性競爭的境地。民營企業創新發展就需要深入分析和深刻把握消費者特征,有效切中消費者的“痛點”,才會變巨大的市場機會為現實市場份額,為企業發展帶來廣闊的前景。在近幾年的發展中,不乏這類優秀的企業,比如拼多多、名創優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