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6日 來源:中國文化報
文化產業作為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現代文化生產、傳播和消費形態,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類型和經濟類型。它既是在消費社會、大眾流行文化催生下的當代文化的主要表征形態,也是以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經濟和產業發展更高層面的核心業態。固守傳統文化發展觀,不將文化置于現代經濟、現代市場、現代金融的發展邏輯之中,或以19世紀以來形成的西方經濟學邏輯、商業市場邏輯來推演文化產業這樣一種特色經濟類型,忽視文化自身的獨特發展規律,都不利于全面、客觀、準確地把握文化產業發展規律。
我國文化產業經過十余年發展,走出一條政策推動、強化管理、有限市場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
探索產業融合新路
我國依托深厚的文明傳統和文化生活傳統、強大的內需和產業轉型升級剛需、互聯網彎道超車的發展能力和全球最大的網民資源,有望在諸多核心領域實現突圍。
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具有重要意義,吹響了我國文化產業與農業、旅游、制造業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號角。這也是我國文化產業融入國民經濟大循環,依托文化創意力、審美力、設計服務能力,提升產業競爭力、附加值,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為相關產業賦能的重大決策。盡管這樣的融合發展會模糊和削弱文化產業的統計標準,但對于文化產業的價值意義增量、發展路徑探索的意義不可估量。
目前,產業融合最大的突破點是需要建立文化創意、設計服務業態與實業產業之間的合作制度與交易結構,改變文化創意、設計服務被動出賣創意,獲得低額創意價值回報和承擔過度創意價值被竊用風險的局面,真正激發雙方“聯姻”的積極性。
進行互聯網突圍
近20年來,我國在互聯網發展尤其在移動互聯網發展后強勢崛起,依托自身的人口紅利和網民優勢,催生了騰訊集團、阿里巴巴、百度、京東商城等一批互聯網集團。
以騰訊、優酷、愛奇藝為代表的生態平臺,為年輕的文藝創作者釋放了創作能量,帶來了全新的自由創作空間。網絡文學、動漫、游戲等互聯網泛娛樂產業迅速崛起,快手、抖音及各類直播平臺火爆。年輕的網絡原住民在互聯網構建的虛擬世界里,實現了文化生產、傳播和消費的生態閉環,文化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反饋及時,邊界日益模糊。
同時,我國互聯網文化產業依托自身網絡基礎設施優勢,各類網絡文學、網絡影視作品向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外溢,產生了很大的商業價值和跨文化傳播效果,走出了一條文化產業的互聯網突圍之路。目前,如何加強互聯網內容監管、提升互聯網文化內容品質、保留互聯網文化創造活力之間找到合理的平衡和制度設計成為當務之急。
藝術化生活方式推動文化發展
以美國為代表,西方國家處于壟斷地位的文化產業往往屬于現代文化傳媒與娛樂產業,包括影視、動漫、游戲、主題樂園等全產業鏈,我國文化產業發展在現代文化傳媒和娛樂產業方面一直處于追趕局面。
但我國傳統文化市場基數大、民眾基礎深厚,傳統文化蘊含了強大的文化休閑基因。在我國文化中,“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是一種怡然自樂,以文化、藝術修身、修心,怡養心性的傳統,如文人書房、茶道、香道、花道、陶瓷等,其背后孕育的是巨大的、可開發的藝術化生活方式的文化產業鏈,我國完全可以探索出這樣一條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型文化產業道路。
尊重文化多樣性機遇
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的頒布,在某種程度上是對長期以來以美國為代表的文化霸權主義的一次沖擊,尊重文化多樣性,尊重各國自身的文化傳統,在文化交流中求同存異,互學互鑒,越來越符合更多希望保護本國文化傳統,追求文化多樣性的國家的需求。
我國“一帶一路”的倡議獲得了全球諸多國家的積極響應,在某種意義上將為我國與這些國家一起突破歐美主流文化話語權的圍剿,通過精耕細作,找到共同的文化記憶、文化基因,開展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鑒,開展區域性文化合作,建立區域性文化合作機制、策略提供了機遇,也有望為我國文化的對外貿易與傳播避開主流的歐美成熟文化市場,搶占新興國家的成長型文化市場帶來新的市場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