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7月16日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旅游業既是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時,旅游業還是綜合產業,對其他產業發展具有較強關聯和帶動作用。加快旅游業發展,對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社會各界對發展旅游業的重要性已有明確認識,但對推進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方面,仍存在認識不到位、措施不力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旅游新產品開發和旅游新業態的打造。在實現高質量發展、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進程中,應實施“旅游+”戰略,在率先發展旅游業的同時,采取有效措施推進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
推進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一方面有利于實現旅游與其他產業的資源共享,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延長旅游產業鏈,創造更多的融合型新產品,形成新業態,直接創造新價值,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同時,也有利于節能降耗、節約成本、降低風險。
從實踐效果看,推進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具有以下好處:旅游與工業融合,既能展示工業發展成就、促進工業產品營銷,又能將更多的工業產品直接變成旅游商品,助推新型工業化;旅游與農業融合,可以直接推動農業向休閑服務業轉化、農副產品向旅游商品轉化、農民向旅游從業人員轉崗,助推農業現代化;旅游與其他服務業融合,不但可以提升傳統服務品質,還可以有效拓展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新領域,助推服務業現代化;旅游與城鎮化建設相融合,可以進一步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優化環境,有利于打造特色小城鎮,助推新型城鎮化。
實施“旅游+”戰略,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做好頂層設計。以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旅游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的旅游發展之間的矛盾為根本,以推進旅游治理規范化、旅游發展全域化、旅游供給品質化、旅游參與全民化、旅游效應最大化為原則,加快推進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域旅游等,精心編制和實施高水平、高標準規劃。
第二,重點推進旅游新舊要素之間、不同業態之間的融合。一是拓寬旅游要素的“外延”,將“商、養、學、閑、情、奇”作為新的旅游要素,積極推進這些新要素與原有的“吃、住、行、游、購、娛”要素進行跨界融合,打造融合型旅游新產品。二是拓寬旅游產業邊界,將有可能為旅游作出“貢獻”的資源,均作為旅游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相互融合。例如在條件適宜地區開展分時度假旅游,不但能更多地滿足旅游需求,還能部分解決房地產“去庫存”問題。三是積極推進不同旅游業態的交叉融合,探索跨要素、跨行業、跨區域、跨時空融合旅游資源和延長旅游產業鏈的新模式,構建豐富旅游供給的立體式網狀產業鏈。
第三,積極開發旅游新產品、打造旅游新業態。推進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關鍵是開發旅游新產品、打造新業態。建議重點圍繞休閑度假旅游、體育旅游、醫療旅游、健康養生旅游、研學旅行和寫生旅游等領域打造新產品、培育新業態。休閑度假旅游方面,應以打造郵輪游艇、自駕車房車營地、溫泉滑雪、低空飛行、休閑垂釣等新業態為重點;體育旅游方面,要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游活動的融合;醫療旅游方面,發展特色醫療、療養康復、美容保健等醫療旅游;健康旅游方面,結合養老服務業、健康服務業發展,發展“候鳥式”旅游養老,開發一系列健康養生旅游服務產品;研學和寫生旅游方面,要依托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資源、大型公共設施、知名院校、工礦企業、科研機構等,建設一批研學和寫生旅游基地。
第四,政府要加大投入并動員全社會力量予以支持。建議政府設立“旅游新產品和新業態創新基金”,在全社會進行旅游新產品和旅游新業態的研發立項。政府先對立項項目給予部分研發補貼,成功后轉化給相關旅游企業進行示范推廣,采用PPP模式研發旅游新產品。建議在全社會開展旅游新產品和旅游特色商品創意大賽,由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評比并給予一定獎勵。通過課題立項和政府購買服務形式,調動社會各界力量開展對旅游新業態的研究論證,以旅游新業態的研究催生旅游新產品,以旅游新產品的開發促進新業態擴展。
第五,加快推進亮點突破和模式創新,著力培育大眾化旅游消費新熱點。旅游新業態能否迅速擴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費者的認可。對此政府可出臺更加優惠的消費支持政策,例如可借鑒科技部門為鼓勵創新發行“創新券”的方法,對重點推廣的新業態、新產品制作并在社會免費適量發行相應的“旅游券”,允許在管轄區域內各個旅游消費場所都能使用“旅游券”,允許各單位購買相應“旅游券”作為職工福利予以發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