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15日 來源: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9日訊(記者 魏金金)黨的十九大明確了中國文化建設的目標,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文化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的活力,建設社會主義強國。那么,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空間、新動能、新前景到底在哪里?在近日召開的“中國文化產業新年論壇”上,圍繞以上問題,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花建詳細分享了他的觀點。
花建
新空間:把握主要矛盾 促進新消費
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指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成為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美好生活的需求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事實上,這種矛盾也已經在文化產業領域里逐漸顯示出來。相關數據顯示,我國居民在教育文化娛樂支出方面的比重大體徘徊在13%—14%,“但是按照發達國家的標準,到這個階段應該已經達到了20%多,這一方面顯示出我國文化產能不足,沒有合適的產品供人來消費,這就給我們未來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了一個巨大的空間。另外,我們需要更多新的符合人民需求的知識產品和文化產品的供應,這將是十九大以后一個不可抗拒的新潮流”在花建看來,如今舊的經濟生態和文化供給方式慢慢老去,新的蓬勃生長,我們要面對主要的態勢,即把握主要矛盾,促進新消費。
新動能:結合數字經濟
聯合國的報告顯示,受數字經濟影響最大的十個產業,前兩個就是娛樂與媒體。相關數字顯示,2012年到2015年,全球數字經濟的規模從1.6萬億猛增長到2.5萬億,數字經濟的狂潮之下,“中國像一艘開足馬力的巨輪進入到最前端,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
那么,文化產業和數字經濟結合的主要領域在哪?花建認為大概有這六個領域:即新型試聽、IP和信息、智能制造、新型會展、娛樂旅游、社會服務等。
新前景:優化產業生態培育新引擎
花建認為,新常態下,培養文化產業新的生產力,更多的是培育一種產業的創新生態,“強調的是創新港,大樞紐,促開放。它是一種把金融、科技、文化都有機的組合起來形成最有利于培養新產能的一種土壤,在這個土壤里也許意想不到就會有文化產業新的樹苗迅速成長起來。而要想培育新的集群就必須從金融、科技、創意、教育等等方面共同來努力”。
最后,花建談到,當前我國已經漸融入全球超級供應鏈當中,既跟發達國家做又跟發展中國家做,已經逐步進入到了中樞階段。這個時候,我們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多的聰明、更多的實力,“我們不僅僅說出口的規模量有多少,進口的規模量有多少,我們還要問進口的是中間比還是最終比,中國在未來中國文化產業鏈和世界供應鏈中的位置又是怎么樣的,我想這個也是我們中國文化產業在未來發展的重要空間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