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 來源: 北京商報
在節假日時旅游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態,在追求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時代里,不少消費者在享受旅游過程的同時也對購買特色紀念品有著一定的訴求。但在很多旅游景點內,旅游紀念品多是“千景一面”,有很多消費者反映,買回家的紀念品除了字不相同,款式猶如復制。此外,質量、價格參差不齊也成為旅游紀念品的通病。
開發獨有IP
很多消費者都有過在旅游的過程中購買當地特色文旅紀念品留作紀念或是饋贈親友的經歷,然而,一些景點所售賣的文旅紀念品卻令人提不起購買的欲望。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多個景點后發現,許多旅游景點的文旅紀念品都是千篇一律,多個景點都充斥著廉價的仿制文物、劣質字畫,這些旅游紀念品幾乎毫無地域特色,更無收藏價值,不僅很難引起消費者的購買欲望更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人們對景點的整體印象。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的文旅衍生品市場的商業化氣息依然濃重,原本一些有著良好自身文化IP的旅游景點出于節省成本的考慮忽略了文旅衍生品藝術美感的表達和呈現,在一味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的考量之下,文旅紀念品也喪失了所謂紀念品的價值。
需求合作避免粗制濫造
文旅衍生品作為紀念品對于消費者來說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但是在國內市場,除了少數價格高昂的紀念品做工精細外,大部分的文旅商品都不乏粗制濫造的現象。消費者王女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她曾在某景點花費近百元的價格購買了一件名片夾紀念品,然而購買后僅不到半年時間,名片夾上的夾子就出現了掉落。另一位消費者則表示,自己每次旅游過程中都會或多或少購買一些紀念品,但這些紀念品大多在購買后就被擱置。
雖然與前幾年相比,文旅衍生品市場的質量有所提高,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大量粗制濫造的紀念品依然充斥在各大景點內,尤其以“文化一條街”型景點為甚,這些景點的紀念品多是個體經營,規模較小,缺乏一定的信譽和實力,商家多抱著“做一錘子買賣”的心態,不會追求消費者的再次光顧。在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看來,景區有著客流優勢,但不具備設計生產特色紀念品的團隊,只能從市場選擇既無設計又無質量的紀念品,而普通的創意公司又不具備客流的資源,為了保證持續性的運營和產品質量,景區應該主動尋求與第三方創意機構合作,甚至可以通過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選擇合適的第三方公司,共同開發高質量的文旅衍生品。
精準定位消費客群
消費者正是出于沖動型消費心理的驅使,才放寬了對價格和品質的要求,而即便是幾十元的商品出現了任何質量問題,消費者一般也不會為此維權,這都給一些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機。除此之外,文旅紀念品還存在著性價比較低的問題,質量好又做工精細的文旅產品,往往價格不夠親民。
那么,面對諸多詬病,文旅衍生品怎樣才能擺脫“旅游紀念品”的怪圈呢?在業內人士看來,特色文化是一個景區最具價值的資源,因此深挖景區的特色文化成為了開發文旅衍生品的核心之一。在文化與旅游日益貼合的今天,一些獨具特色的小型博物館也結合自身特色開始發展旅游項目。由天津沉香藝術博物館和北京紫微陽光有限公司打造的“LIVE IN”沉浸式文旅園區就是一個“文化+旅游”的產物,該園區以“香道”為特色,貫穿整個園區,讓游客能夠切身感受到香與生活的關系,而不僅僅只是隔著博物館冰冷的玻璃,北京商報記者在該園區內發現,基于香文化的特色,園區內的衍生品包含了器型傳統但是可插電的手捧香爐等一系列傳統香文化與現代生活結合的產品。北京紫微陽光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榮表示,“我們希望能突出文化方面的特色,對古代藝術品在文化內涵和器型、材質等做到最大程度的復原,并將傳統改為當下,發展傳統元素,賦予一件衍生品新的理解和內涵”。
對于潘家園來說,文化市場和旅游景點的雙重屬性讓品質和質量成為潘家園文旅衍生品的核心。今年底,潘家園第一家自營店也將在潘家園市場內正式開業,而自營店內的商品質量問題則成為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潘家園相關負責人王晶節表示,潘家園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為一個景點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但與景點不同的是,潘家園有著大量的回頭客,保持品質才是打造品牌影響力的關鍵。潘家督造系列產品,就以“不再讓小白吃藥”為初衷,通過與高品質的企業進行合作,共同開發產品,保證產品在品質上都具有一定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