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8 來源:《人民日報》
近日,國家網信辦審議通過《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將論壇、微博客、公眾賬號、網絡直播等新興自媒體形式納入到監管范圍中。業內人士指出,這既是自媒體行業規范發展的“緊箍圈”,更是整治低質內容的“尚方寶劍”。
《2016中國自媒體行業白皮書》顯示,自媒體已成為網民獲取內容的新選擇。然而,因為技術難度小、準入門檻低、規范約束少等“先天劣勢”,自媒體行業發展中的泡沫逐漸浮現:一些賬號執迷于博取關注而導致低俗內容泛濫,鮮有亮眼之作;一些公號寫手化身“剪刀手”“搬運工”,內容創作淪為“流水線生產”;一些自媒體人一切向“錢”看,導致軟文盛行、流量造假。
如何補齊內容短板,擠掉發展泡沫,避免低質內容惡性蔓延?自媒體行業的自我革新勢在必行。
低俗泛濫 標題出位
博創意變味博眼球
翻看長長的微信公眾號關注列表,你已經“攢”了多少代表“未讀”的“小紅點”?由于推送內容同質化嚴重、原創匱乏,不少微信公眾號成為“僵尸關注”。根據企鵝智酷的數據顯示,接近80%的智能手機用戶高頻關注或置頂的微信公眾號不超過5個。而有超過40%的用戶表示,“同質化信息太多”影響了獲取資訊時的體驗。
無論是各自媒體賬號上越來越多的“未讀消息”,還是鮮有翻閱的資訊APP,都對自媒體內容創意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同質信息中打造自身特色,是自媒體脫穎而出的關鍵。
“我們不像一些真正的媒體,拿不到獨家消息,要想有話題性,就得用旅客糾紛、明星緋聞這些‘邊角料’”,一位自媒體公眾號作者如是感慨。
4月,今日頭條、火山直播等平臺被北京市網信辦等約談,被責令限期整改違規涉黃內容。此前,上述平臺已被曝光不定期推送以“直播秀”為名的鏈接,其中包含大量著裝不得體的女主播,不少網友直呼“辣眼睛”。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黃河分析,由于過度追求短期效果和競爭上的惡性循環,微信公號的內容生產與傳播存在不少“亂象”。一些自媒體人將博人眼球視為“法寶”,靠標題博出位、靠造謠吸眼球、靠低俗攢粉絲,通過制造感官刺激在短時間內賺取巨大流量,反而使不少深度好文、精品原創被擠占了生存空間。
“自媒體產品生產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獵奇低俗的內容本身不具有活力,最后只能被讀者拋棄。”微信公眾號“新世相”首席品牌官邵世偉認為,自媒體要聚焦有用的內容,這樣才能被讀者長久依賴;同時,要試著在公號和讀者用戶間建立一種共同的使命感,令公號成為一種“特別的存在”。
流水生產 洗稿侵權
搞創作淪為搞復制
自媒體內容創作的門道有多少?從理論體系到實踐操作,從批量注冊到打造文章,一名北京女孩去年曾花費2500元,接受了一場“事無巨細”的線上培訓,主題便是如何經營自媒體賺錢。
“震驚!”“快轉發給你身邊重要的人”“你一定會后悔沒點開這篇熱文”……當前一些自媒體作品長得越來越像:醒目吸睛的標題設置,模式化的內容安排,過渡生硬的起承轉合。本應千文千面的原創作品如今有了一種流水線生產的意味。
以娛樂資訊類文章為例。一位自媒體從業者透露,此類文章的標準路數是三四百字配上五六張圖,開頭引述某明星最近事件,中間交代背景,最后加幾句個人看法,“一篇文章下來其實都是套路。”
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姜奇平說:“把制造業的傳統路數搬到內容創作上,不利于自媒體優秀內容的持續產生。自媒體要在‘自’上做文章,把自己的見識、判斷擺進這些客觀的信息和知識中,使之成為獨家內容的不竭來源。”
流水線式的內容生產拯救不了自媒體原創內容的匱乏,而最近泛濫的“洗稿”模式,則損害著自媒體的創作環境。所謂“洗稿”,是指將他人文章進行拼湊,通過轉換字詞、使用修辭等方式形成新文章。那些“洗”成之文,實為偽原創,侵犯了原作者權益。
打開某在線偽原創文章生成器,將一篇原創文章復制上傳,便可一鍵生成經過同義詞替換的“新文章”。據平臺系統數據顯示,這次“二次原創”過程總切詞739個,隨機替換了其中177個。此外,用戶還能調整輕微、中度、標準三檔模式生成不同重復率的新文章。
此外,一些“偽原創者”通過在文章中增加亂碼降低重復率,有的直接將文字轉成圖片格式繞開文字查重檢驗;還有的從圖文消息擴展至短視頻,以截圖組合形式瞞天過海,拼接出一篇篇“偽原創”作品。數據顯示,2016年針對自媒體的侵權案例高達350萬件,不同公號之間“剪刀手”“搬運工”橫行,嚴重影響了原創內容的生存空間。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建議,應升級優化針對抄襲剽竊的檢測技術,同時建立起一套系統完整的原創內容保護庫及比對機制,使自媒體所處平臺能識別不同比例的作品拼湊文章和引用段落。
軟文盛行 刷量摻水
做公號陷入做生意
據《2017年中國自媒體從業人員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七成的自媒體人月營收在5000元以下,而80.9%的自媒體人表示尋找素材、寫文章、排版等內容創作構成了每天的主要工作內容。
以優質內容在知識經濟時代占得一席之地無可厚非,但一些自媒體人偏執地將套現獲利作為創作的唯一目的,卻令一些作品“變了味”。有的文章行文與插圖脫節,配圖化身“廣告位”待價而沽;有的在字里行間強行植入商品信息,影響粉絲正常閱讀;盡管目前一些軟文經過“修飾”不再生硬,但長遠看依然是在“透支”粉絲。
此外,一些自媒體為了抬高廣告價格則動起了數據摻水的歪腦筋。在淘寶上搜索“公眾號吸粉”等關鍵字,搜索結果中不乏打著推廣服務幌子的“刷單”產品,“每日10萬流量”“日引千人、只售一元”,廉價的刷單成本虛構了自媒體的影響力,成為一些逐利者“做生意”的花招。
近年來,“在行”“分答”“知乎Live”等知識付費平臺日漸興起,自媒體變現盈利的可行選擇更多了。日前,知識付費平臺“知乎Live”宣布推出“7天無理由退款”功能,即用戶購買付費內容產品后7天內如收聽語音未超過15條,可無理由退款,嘗試以電商經營的思路對當前質量參差不齊的自媒體內容產品加以把關。
“自媒體過于刻意賺錢,功利性太強,反而是‘有心栽花花不開’。”姜奇平認為,自媒體內容創作未來應回歸內容質量,追求高附加值,而不是單純依賴流量。在內容供給上要增加精品,在需求響應上要提升針對性,只有創作者真正沉浸其中才能持續提供好作品,才能贏得受眾的長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