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來源:文化產業評論
統計顯示,我國文化消費潛在市場規模約為4.7萬億元,而實際文化消費規模僅超過1萬億元,存在著3.7萬億元的文化消費缺口。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下,我國文化消費規模也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1/3左右。2017年是我國文化產業進入深耕細作的一年,傳統文化和新興文化產品的融合將更進一步,文化類產品的規模和質量會大幅提升,特色化、民族化、年輕化等特點將更加明顯。
根據國家旅游局數據統計,2016年全國一共有45.6億人次旅游,相當于13.6億人口人均旅游3.3次!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網播量已突破200億,人均網絡播放量達15次!在今年上映的電影中,目前位于票房第一的《功夫瑜伽》票房收入17億元,平均票價38元,也就意味著有4千多萬觀眾去電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
文化消費的井噴已然成為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符號!
“有錢、有閑、有品位”刺激文化消費需求
“十三五”規劃指出,2020年文化產業將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可見,文化產業的重要性已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巨大的消費潛力、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國內外市場需求等都將文化產業推向了新高度。
在上世紀80年代,尚處于計劃經濟時期的中國,學者李向民提出了“精神經濟”的概念,由此引發了軒然大波。那時候人們的物質條件尚不發達,物質需求尚不能滿足,何以談精神經濟,更無法想象30多年后的今天文化產業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
100多年前《有閑階級論》的作者凡勃侖早就預示到了文化消費熱的今天,人們對于物質的消費需求已然過剩,有錢、有閑的狀態下,傳統的物質產品已然不能滿足人們的日益豐富的精神文明,人們轉而進行大量精神文化的消費,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文化消費呈現“特色化、民族化、年輕化”
根據“中國文化消費指數(2016)”顯示,我國文化消費綜合指數持續增長,由2013年的73.7增至2015年的81.5,平均增長率為3.4%。文化消費環境、消費意愿、消費能力和消費滿意度均呈上升趨勢。
其中文化消費環境指數上升速度最快,數據表明,這三年我國文化消費環境有了很大改善,文化產品種類不斷豐富,質量逐步提升,消費渠道也越來越多樣化、便捷化,為居民文化消費營造了良好氛圍。
VR、網紅直播、內容付費、優質IP、移動電競,成為2016年度文化產業的亮點,在傳統電影、電視、藝術品、圖書音像出版、動漫、游戲等文化產品的基礎上,文化消費呈現特色化趨勢,越來越多的新型文化產品出現,刺激著文化消費,而80、90、00后成為目前文化消費的主力軍,求新、求異的年輕群體,推動著文化消費的發展。
2017年是我國文化產業進入深耕細作的一年,傳統文化和新興文化產品的融合將更進一步,文化類產品的規模和質量會大幅提升,特色化、民族化、年輕化等特點將更加明顯。
全國3.7萬億文化消費缺口從何而來?
統計顯示,我國文化消費潛在市場規模約為4.7萬億元,而實際文化消費規模僅超過1萬億元,存在著3.7萬億元的文化消費缺口。而這缺口的在人均GDP同等水平下,我國文化消費規模也僅為歐美發達國家的1/3左右。
有研究表明,當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的時候,文化消費會快速增長;而當人均GDP接近或超過5000美元時,文化消費則會進入“井噴時代”。當然這是與歐美國家高福利、高保障、低儲蓄、高消費的經濟運行方式以及消費環境、消費心理、消費習慣密切相關的。
而我國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的時候,文化消費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這說明我國文化消費的內生力不足。
“高房價,低收入”縮緊了百姓的腰包
要說這3.7萬億缺口,“罪魁禍首”還在于人們的收入與房價的增長不成比例,尤其是大中城市,房價逐年增長,而收入增長的幅度遠小于房價的漲幅,這就造成了百姓生存的壓力,可支配收入的增長受到極大的限制。除此以外,教育、醫療、養老等各方面支出也影響著文化消費的比重。
再者,盡管居民收入在提高,城鄉差距還存在著較大差異,對于很多人群而言,并沒有那么多閑錢來進行文化消費。
小城市偏向教育,大城市才偏向娛樂
從全國文化消費布局來看,文化教育娛樂方面的支出不夠均衡。比如《北京文化發展報告(2015-2016)》中指出,北京的娛樂型文化消費占比高達63.6%,而閱讀、科普等教育型文化消費占比尚不足娛樂型文化消費的一半。
而在農村,教育所占比重最大,據最近的數據顯示,比例為77.48%,而文化消費上所占的比重僅為3.72%。
大城市文化娛樂豐富,而農村以及部分小城市文化娛樂項目稀缺,文化狀態較為原始,“老掉牙的戲劇,已經發黃的雜志報刊,生灰的大禮堂”,文化消費結構在全國發展的不均衡也是來自于文化產品供應的不均衡。
政策紅利下,文化產品同質化嚴重
近年來,我國通過文化產業引導資金等政策性補貼對文化產品、文化企業進行扶持,文化產品的數量在急劇上升,然而,政策紅利下,不免出現很多為求利益而大量抄襲的同質化產品,或是以次充好,難出精品。很多文化產業園區重復建設,缺乏創新,長期依賴政府生存。
我國每年電視劇、電影的數量都在急劇上升,而能夠上映的卻是鳳毛菱角,這也造成了大量文化產品的浪費,缺乏轉化率。
文化消費的內生力不足,很大原因出現在文化產品供給不足上,其主要在質量而非數量。當然,在中小城市,多元化的文化產品供給資源確實比大城市少,比如演出場所、圖書館、博物館等,在硬件設施和軟件方面都有待提升。
精品文化不足、草根文創量少、傳統文化藝術產業創新動力不足,仍然是困擾我國文化市場發展的最主要瓶頸之一。
如何彌補3.7萬億缺口?
培育引領文化消費應該從供給側著手
文化消費說到底是需求,精品的文化產品不夠豐富,就要從供給方面來解決。首先要“去庫存”,堅決抵制粗俗、劣質的文化產品及服務存在于文化消費市場。其次是鼓勵高層次、高質量的文化精品進行生產,在財政、稅收方面予以政策優惠。
1、加強文化的法制建設
對于低俗、色情、迷信等不良文化消費行為進行約束,加強規范管理,為消費者營造健康的文化消費環境。反對壟斷與不正當競爭,加強文化產品價格等方面的監管,使得消費者的文化消費權益得到很好的保護。
2、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按照國際標準,每3萬人中就需要有一座圖書館,然而在我國中小城市中,這個標準很多地區都不能達到。文化消費需要靠提升居民素質來拉動,因而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加強文化消費的關鍵。
近日,我國國家文物局剛頒布了《全國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對博物館事業就有明確的規劃,計劃到2020年,我國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人群的覆蓋率能夠達到每25萬人擁有1家博物館,這對于文化消費市場來說是個極大的福利。
另外,演出場所、美術館、電影院、體育館等基礎文化設施都要分布均勻,很多小城市這些文化設施很少,或是很破舊,要加強文化基礎設施落后地區的建設。
然而,國內的劇院等設施數量不少,有些城市建設過于密集,且劇院建設十分豪華,利用率卻很低,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因而要減少重復建設。
3、培育我國民族特色文化精品,增強文化自信
我國居民對于進口文化產品的消費比重較大,就拿近期電影排片情況看,歐美大片的排片量遠遠大于國產片的排片量,這對于我國國產電影來說是個不小的沖擊。其他文化產品亦是如此。
要增加我國本土文化產品消費的比重,就必須提升本土文化的內涵,多打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文化產品,多產出精品。
事實上,中國五千年文明在文化資源上的優勢是令很多國家羨慕的,因而習大大會鼓勵我們要文化自信,打造民族品牌,本土的文化產品更多更優質,必然會引流更多的文化消費。
通過政策杠桿,加強對文化消費的經濟調控
很多好的文化產品不是老百姓不愿意消費,而是價格太高,很多人望而卻步,典型的就是演出市場、藝術品市場。
演唱會、音樂會,動輒上千的票價,雖然這背后是演出方的巨額成本,然而文化產品生產的目的就是為了消費,政府在這時可以發揮到很大的效力。比如對于社會影響較好的劇目進行政策性的補貼,從而降低演出方的成本,最終在核算票價時能夠為觀眾帶來低票價的優惠,從而吸引更多人走進劇場。
政府應資助傳統優秀文化的傳承,對于低收入以及基層群眾予以優惠甚至免費的文化服務,完善農村圖書、電視、通訊等基礎設施,實現文化普及。
推動文化新業態的創新
我國文化產業處于轉型期,從傳統的電影、圖書、藝術品、演出、動漫、游戲等產業催生出如今的VR、網紅、移動電競等新興文化產業業態。鼓勵文化形式與文化產品的創新,加強文化產品的科技含量,探索文化產品的新興業態,刺激消費者的新型體驗,從而擴大文化消費。
教育、娛樂、休閑文化消費區別對待
我國目前很多地區對于文化消費的統計都是籠統的文化教育娛樂消費的一個數據,而對于教育、圖書、休閑以及娛樂方面的消費是截然不同的,對此我們的統計不夠精細化,明晰化。
對于落地區加強多元文化的供給,文化娛樂的服務,對于大城市娛樂消費占比較大的情況,應當多輸送傳統民族特色文化產品,并加以創新,使得本土的文化更為深入人心,良性發展。
結論
文化消費意義深遠,從短期看來是擴大內需,增強國民經濟實力;從長遠看是提升國家軟實力,提升國民整體文化素質與幸福指數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