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0日 來源: 央廣網
原標題:中國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成立 VR絕不只是“游戲機”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今年被稱為VR元年,從上半年開始,各種VR產品和設備密集涌入市場。不過由于重概念,輕技術,不少產品的用戶體驗并不好。這樣的背景下,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昨天(29日)宣布成立,聯盟的任務之一就是推進虛擬現實與各行各業融合應用。一片喧囂過后,VR技術有望回歸理性。
VR在國內火 但跟國外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最近的大小科技展會,總少不了VR的“身影”,沒有幾臺VR游戲設備“鎮場”,都不好意思把觀眾請來。這說明,VR的關注度確實很高。而根據統計,我國已經有幾百家虛擬現實相關企業,隊伍堪稱龐大。但是,工信部總工程師張峰指出,我國VR產業跟國外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
張峰:“我國虛擬現實企業仍以中小初創企業為主,骨干企業戰略布局相對遲緩,技術產品多處于研發積累階段,產業成熟度與國外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也存在著核心關鍵技術掌握不足、內容相對匱乏、應用生態不完善等問題。”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目前VR的體驗集中在娛樂領域,主要有兩個使用場景:游戲和影視,范圍較窄。而且消費者還詬病:大量的產品其實是帶有放大鏡的手機盒子,相對低端、笨重,容易讓人出現眩暈。這樣的產品能否稱為VR設備,確實有待商榷。
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提高核心競爭力
不過,這樣的現狀將明顯改觀,國內外虛擬現實領域主要企業、研究機構、產業園區等共同發起的虛擬現實產業聯盟昨天成立,聯盟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沁平說,虛擬現實產業聯盟將推動中國VR產業提高核心競爭力。
趙沁平:“產業聯盟就是要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力爭在以下這幾個方面形成有我們自主知識產權的內容。比如,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硬件設備,包括數據采集、頭戴顯示、裸眼、定位跟蹤、體感交互、自然交互等等;還有我們VR方面的芯片和核心器件;再就是有知識產權的,或者是我國主導的平臺軟件與研發工具軟件;當然還有各種虛擬現實標準。”
要做大做強VR產業 僅靠娛樂遠遠不夠
據高盛預測,到2025年,全球VR產業將形成182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預計到2020年,中國市場將達85億美元,有望成為全球VR市場增長中心。可以說,虛擬現實產業爆發的窗口期已經打開。不過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說,要做大做強VR產業,僅靠娛樂方面的應用是遠遠不夠的。他認為,VR在生產領域的作用要大于娛樂領域。
刁石京:“因為它能夠提高我們各行各業的發展水平。比如說我們做一個非常復雜的系統設計的時候,過去你要做樣,現在你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把它實現。過去比如說進行一個非常復雜的管道鋪設,你需要詳細的計算,實際的測量,現在可能把我的圖紙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整合出來。”
為此,工信部這次專門提出,要推進虛擬現實與各行業融合應用。同時,虛擬現實產業聯盟也提出了“虛擬現實+”的概念。這些都意味著,虛擬現實技術的重心可能轉向傳統行業。而對這種轉變,企業也早有心理準備,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說,VR未來絕不只是一臺游戲機,而是各行各業的助推器。
汪叢青:“不管是從房地產的角度,或者教育的角度,或者醫療的角度,其實未來可能真正能有上百個或者上千個公司去爭取幫助這些垂直行業創出方案。而且他們創出的方案的效果,不會比在娛樂和消費上的效果更低。我覺得基本上沒有行業現在不在尋找VR的解決方案。”
VR技術的最大考驗是什么?人才!
接下來一段時間,VR技術發展的最大考驗是什么?很多專家都認為是人才,趙沁平說:
趙沁平:“這方面人才奇缺。我是一直搞這方面人才培養的,前幾年培養出來的虛擬現實方面的人才就業比較困難,我的那些學生基本上都轉行到了互聯網,還有一些其它方面的應用。而現在,當時轉行了的那些學生,他們的老板又要求他們再返回虛擬現實行業。我感覺如果我們要是再陷入低潮的話,一定是受人才的制約。”
專家:虛擬現實不再僅是生活方式,更將重塑生產方式。
中國互聯網協會“互聯網+”研究咨詢中心副主任李易認為,除了剛剛成立的虛擬現實產業聯盟之外,其實之前,包括去年國務院出臺的“互聯網+”的指導意見,還有發改委成立的國家重點成立的虛擬現實實驗室,都在說明各方的力量,包括投資界都在助推VR的發展。這也是和國家“互聯網+”的戰略是高度吻合的。互聯網+”其實就是推動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的拓展,所以未來虛擬現實在中國不只是在消費、在娛樂中,更多的可能會滲透到我們的生產當中去,提升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