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22日 來源: 中國經濟網
日前,由旅業傳媒、旅聘網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旅業互聯網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攜程、春秋、同程、驢媽媽、途家等一線企業、旅游集團、互聯網公司、投資公司、行業協會、境外旅游目的地旅游局及各相關領域等眾多人士共同出席了會議。
攜程梁建章現場主旨演講
攜程梁建章:旅游業三大創新機會
梁建章指出,旅游是一個用物質去滿足精神的行業,發展前景可期,尤其是對于中國這樣一個人口數量巨大具有相當規模效應的國家而言更是如此,但同時“前途最好的產業又是一個非常值得創新的一個行業,因為它是一個物質的產業,所以不可能完全被虛擬化”。
對此,他認為,今后旅游產業應該在三個領域實現創新。
首先是平臺方面,“攜程在某些領域(機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對平臺這樣的公司,會有很多創新的機會,我們希望能夠盡量去做這方面的創新去探索,比如風控。當然平臺也有它的特殊性,風險很高,但收獲也很大”。
其次是目的地方面,“因為中國人最多,我覺得長途旅游肯定是一個方面,但周邊游和國內游還是主流,中國人最多,而且在幾個地區人口密度是世界上最高的,比如說北京、長三角、珠三角地區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這些地方的旅游產品能夠獲得的客源是世界上其他地區不能比的,所以對于這些目的地怎樣創造出世界上領先的目的地旅游產品,我覺得是非常有益的。房地產業投資當然很大,但未來旅游的投資肯定也是非常巨大的,但如果是重復的投資就沒有意義”,要充分利用中國的規模優勢,有創新性的進行景點開發、目的地開發,帶動相關的機票、酒店等產業發展。
再者就是線路設計,“包括海外線路設計,國內旅游的線路設計,旅游的目的其實是多元化的”,除了現在簡單的觀光旅游,以后各種各樣的深度旅游,主題游,包括醫療旅游、教育旅游等等,“中國的客源最多,能夠細分的程度也越細。對于每一個細分的領域,滿足這些客人的有需求,其實是有非常多東西可做的,當然還有很多新的技術、新的東西”。
同程吳志祥:旅行社服務不分線上線下
吳志祥將中國的在線旅游行業概括性的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即2013-2014年,消費者開始從PC遷移到無線端的時候,再通過手機去獲得服務,而不是單純獲得信息。當這個大潮來的時候,其實整個行業都是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而當行業里很多的企業想去抓住用戶的時候,無論是挑戰還是成本都會非常高,再加上行業的競爭極其不劃算,所以這個時候行業就出現了合并。
等到第二階段:2015-2016年,獲得用戶之后,線上企業就要通過線上的技術去提升整個行業的效率、去提升用戶的體驗,而“這是非常關鍵的”。對于線下企業而言,“只要你能夠有信息化的意識,也可以把信息化的工作做好,甚至可以做得比線上公司還好”。當用互聯網和信息化提升整個服務體驗的時候,線上線下企業其實是站在了同一個起跑線上,就看我們能不能以消費者的需求作為工作和服務改進和提升的核心,“在中國市場中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愿意為更高品質的服務去買單,甚至可以愿意去為更高品質的服務付更多的錢,如果你沒有良好的服務用戶就慢慢離你而去,你就形成不了用戶的忠誠度”。
第三階段就是2017-2018年,除了攜程,其他所有的企業看到這兩個字都很頭疼——“盈利”,無論你打了多少品牌、多少廣告,但是最終證明你企業價值的是你要盈利。當你能夠盈利的時候就證明,你之前跑馬圈地吸引的用戶已經變成了你忠實的用戶,同時你也用效率和信息化提升整個行業用戶體驗。
驢媽媽洪清華:IP是旅游新信用體系形成的中樞
洪清華表示,當前旅游行業最缺乏的是信任,游客最需要的是信任,“為什么我們有天價蝦,為什么所有游客到景區不吃飯、不喝水”。從去年的青島大蝦到今天媒體報道的東戴河景區宰客,背后所反映的本質是行業過度追求規模,忽視了對于自身價值的打造,缺乏信用背書。洪清華舉了位于陜西禮泉縣的袁家村的例子。“村子一條100米長的街一年收入13億元,街上一家羊血店年收入300萬元” 。而袁家村之所以能夠成為IP,在于“旅游行業太缺乏信任,而袁家村那些店鋪讓游客放心,成為一種稀缺產品。”旅游IP代表著個性和稀缺性,能提高旅游目的地的識別度、重游率、品牌溢價和二次消費,從根本上解決同質化競爭所帶來的種種行業頑疾。
洪清華認為,如今互聯網流量紅利已經過去,我們需要尋找新的流量入口。但是換一個角度思考,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通過旅游IP形成可持續、值得期待的被訂閱機制,這就是信任代理。信任讓轉發容易實現,信任讓口碑成為快速傳播方式。
對于如何打造旅游超級IP,洪清華談到以下五點: 一、小眾的摯愛往往變成了大眾的流行;二、旅游產品能自我發酵,要能自我復制,要有匠心精神;三、信任代理、信任轉發、獲客成本更低;四、流量具有超強變現能力;五、負成本連接,產品崛起于特定平臺但不限于單一平臺。
春秋集團楊洋:目的地戰略是空地協同的落地保證
楊洋指出,現在發展最快的是那些擁有藍天資源、形成樞紐空港這樣的城市,“最有名的像迪拜,哪個城市擁有超大的具有樞紐意義的機場,哪個城市未來的經濟跟競爭中會獲取優勢”。在他看來,旅游行業歸根到底還是服務屬性,“以人為本”。所以對于航空公司而言,發展“旅游+航空”,做好目的地戰略非常重要,而這也是空地協同的落地保證,“大力發展目的地建設,是很多大型的旅行社、旅游企業目前所關注和想要做的事情”。我們希望可以賦予目的地建設更多的文化屬性,提升參與性與主題創新,注重細分市場,做好落地服務。
但需要注意的是,落地服務是碎片的,是實時進行與實時處理的,而且是沒有計劃性的,“對于我們傳統旅行社的操作思維、思路以及流程是完全顛覆的,誰能解決這一步誰就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