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5日 來源: 中國文化報
昆曲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代表性劇種之一,擁有600余年悠久歷史,被后世譽為“百戲之師”。2001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昆曲列入世界首批“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長期以來,黨和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對包括昆曲在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2005年起,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精神,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實施了“國家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連續10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整體性的昆曲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推動昆曲藝術在當代傳承與振興,使古老昆曲藝術逐漸煥發新的生機,走上良性發展軌道。2015年,文化部將昆曲扶持專項和京劇、地方戲、民族音樂舞蹈扶持項目等一起納入“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更加全面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2015年7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國辦發〔2015〕52號),出臺一系列有利于戲曲傳承發展的優惠政策,要求實施“戲曲振興工程”。2016年3月,“戲曲振興工程”寫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標志著國家對昆曲藝術的保護扶持進入一個新階段。
一、以搶救和繼承昆曲優秀傳統劇目為工作重心,推出優秀新創劇目和探索性昆曲劇目,構筑起完整的昆曲保護體系。
加大對傳統優秀劇目的整理、改編,并使之展現于當代戲劇舞臺,是當前昆曲藝術傳承保護工作的核心。國家昆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以下簡稱“國家昆曲工程”)以搶救和繼承昆曲優秀傳統劇目為切入點,每年有目標、有重點地資助扶持全國7個昆劇院團恢復上演了《琵琶記》、《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長生殿》、《張協狀元》、《白兔記》、《十五貫》等一批傳統經典名劇,推出了《班昭》、《公孫子都》、《紅樓夢》、《景陽鐘》等優秀新創劇目。為優中選優,推出一批留得下、傳得開的昆曲精品劇目,2013年,文化部組織專家,從國家昆曲工程實施以來資助扶持的59臺劇目中遴選出10臺代表性作品,集中人力財力進行重新打磨和提高,并集中舉辦了展演。近年來,全國昆劇院團積極創作演出,繼續推出一批優秀整理改編及新創劇目,《李清照》、《川上吟》、《春江花月夜》、《大將軍韓信》、《白羅衫》5部作品入選國家藝術基金2014年—2016年舞臺藝術創作資助項目,《景陽鐘》、《紅樓夢》等4部作品入選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此外,還探索創作了小劇場實驗性昆劇《一旦三夢》、《四聲猿·翠鄉夢》等。在昆曲劇本創作方面,2015年,文化部“三個一批”戲曲劇本創作扶持項目對新創劇本《桃花源》和整理改編劇本《寶劍記》給予了資金扶持。
國家昆曲工程于2005年至2009年扶持全國昆劇院團有選擇、搶救性地錄制了由當代眾多昆曲名家主演,劇目內容豐富,表演形式各異,源自宋、元、明、清時期的昆曲優秀傳統折子戲200出,確保了昆曲這一“活態傳承”的世界文化遺產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得到更具真實性、穩定性、長期性的記錄和保存。戲曲振興工程實施以來,文化部貫徹落實《關于支持戲曲傳承發展的若干政策》有關規定,繼續開展優秀昆曲傳統折子戲錄制工作,2015年扶持全國7個昆劇院團錄制完成折子戲100出。“十三五”期間,計劃錄制300出昆曲折子戲。
二、推出一批昆曲優秀新人,建立起多層次的人才梯隊,為昆曲藝術的進一步傳承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與劇目傳承工作相結合,文化部于2005年至2009年,分別在浙江、上海建立了昆曲創作人才培訓中心和昆曲表演藝術人才培訓中心,舉辦了5屆昆曲創作人員培訓班和5屆昆曲表演藝術人才培訓班,并通過全國昆曲優秀青年演員展演和全國昆曲優秀中青年演員展演周等活動,為優秀中青年演員提供展示風采的平臺。2012年起,文化部啟動“名家傳戲——當代昆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首度在國家層面上建立昆曲藝術的人才傳承創新機制。“名家傳戲——當代昆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實施3屆以來,共聘請了蔡正仁、張繼青、汪世瑜、侯少奎等33位老一輩昆曲名家,根據不同行當,采用“一帶二”的形式向青年演員傳授經典折子戲,共傳授71位學生折子戲76出,并舉辦了兩屆成果匯報演出。目前,全國昆劇院團均已順利完成了人才隊伍建設的新老交替,黎安、雷玲、邵天帥、施夏明、羅晨雪、單雯、周雪峰、由騰騰等一批新生代人才在昆曲舞臺上挑起大梁,賦予了昆曲藝術新的活力。
國家藝術基金也對昆曲表演和創作人才的培養給予了扶持。2014年至2016年,上海昆劇團“青年俞派人才培養”、蘇州市演出經營公司“昆曲創作表演人才培養”、北方昆曲劇院“昆曲侯派藝術培訓班”及青年編劇羅周創作的《謝靈運》等都得到了國家藝術基金的資金扶持。
三、支持公益演出與開拓演出市場相結合,營造良好的社會生存環境,激發昆劇院團的生命力。
國家昆曲工程積極推動和資助全國7個昆劇院團持續舉行昆曲進校園公益性、普及性演出,確保每個昆劇院團每年進校園演出不少于20場,不僅使更多的優秀青年演員獲得了舞臺實踐的機會,也讓更多的青年學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和欣賞到民族優秀傳統藝術的風采。如今,青年一代已日益成為當今昆曲觀眾的主體,這為昆曲藝術的傳承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在這一舉措的有效引導下,全國昆劇院團積極與高校、研究機構、社會團體等建立功能互補型合作,通過實施和開展藝術講座、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學術研討、講學輔導等多元化、多層面、多方位的計劃、項目、活動,實現昆曲與年輕人的深入互動。昆劇院團除在常規劇場演出外,還在實景園林、小劇場、地鐵等空間演出昆曲,開辟了多元化的昆曲演出模式。在宣傳推廣方面,昆劇院團不僅廣泛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還積極利用互聯網等新媒體,尤其是近年利用微博、微信等,以新穎活潑的形式普及昆曲知識,介紹昆曲演員,宣傳昆曲演出,進一步擴大了昆曲在海內外民眾尤其是青年人群中的影響。同時,昆曲還越來越多地與話劇、舞蹈、音樂、影視、書法、繪畫等藝術樣式結合,通過聯合創新和跨界合作實現昆曲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播和世界推廣。
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全國昆劇院團“走出去”,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
為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高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國家昆曲工程在實施過程中,還十分注重引導和推動優秀昆劇院團、優秀昆曲劇目“走出去”。截至目前,共支持全國昆劇院團赴美國、英國、希臘、荷蘭、瑞士、瑞典、比利時、日本、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進行對外交流演出,并積極推動港澳臺地區的昆劇院團、專家學者和昆曲愛好者參與“中國昆劇藝術節”“中國昆曲論壇”等重大藝術活動的演出、研討和觀摩,進一步提升了民族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競爭力,推動形成了近年來世界性的“昆曲文化熱”。
五、搶救保護一批珍貴的昆曲文物史料,推動昆曲藝術理論研究取得新進展。
國家昆曲工程持續資助中國昆曲博物館收集整理具有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昆曲文物和文獻資料,編輯出版了一系列昆曲史料和研究書刊,并在蘇州建立了昆曲藝術理論研究中心,舉辦“中國昆曲論壇”,為當代昆曲藝術的傳承發展和舞臺實踐,提供了多元化的學術指導和理論支持。
六、舉辦中國昆劇藝術節和其他有影響的昆曲展演活動,構建昆曲傳承傳播的展示交流平臺。
中國昆劇藝術節是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性重大昆劇展演活動,自2000年起每三年一次在蘇州舉辦,是全國昆劇藝術創作和人才培養成果的階段性集中展示平臺。目前,中國昆劇藝術節已成功舉辦六屆,推出了一大批優秀劇目和人才,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此外,文化部還舉辦了一系列重大昆曲展演活動,如2010年在南京舉辦的“全國昆曲優秀劇目展演周”,2011年在北京、上海、蘇州等地舉辦了紀念昆曲“申遺”成功十周年系列活動,2013年在北京舉辦了“全國昆曲優秀劇目展演”,2014年在北京舉辦了“名家傳戲——全國昆曲《牡丹亭》傳承匯報演出”等。中國昆劇藝術節和一系列展演活動,展示了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關懷、扶持下昆曲藝術傳承發展的最新成果,為優秀昆曲劇目和藝術家提供了展示風采的舞臺,推出了一批為昆曲發展甘于奉獻、艱苦奮斗的優秀人才。
七、將昆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在非遺層面上搶救傳承昆曲藝術。
文化部將中國藝術研究院、北方昆曲劇院、上海昆劇團、江蘇省演藝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蘇州昆劇院、永嘉昆劇團、湖南省昆劇團7個單位認定為國家級項目保護單位,認定侯少奎34人為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項資金安排資金補助昆曲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習活動,傳習活動補貼逐步增加,2016年達到每人每年2萬元。在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程中安排資金支持,對叢兆桓、計鎮華、辛清華等開展搶救性記錄,將代表性傳承人掌握的豐富知識和精湛技藝全面、完整記錄,以口述片、項目實踐片、傳承教學片等形式予以保存,計劃在“十三五”期間完成所有昆曲代表性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