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6月06日 09:56 來源: 長江商報 劉倩雯
原標題:12省旅游局“升格”打造全業旅游
旅發委成為政府綜合協調部門,助推中國旅游業大發展
山東省人民政府日前下發通知,山東省旅游局更名為山東省旅游發展委員會(以下簡稱“旅發委”),由原旅游局單一的行業主管部門轉變為負責全省旅游發展綜合協調、產業促進、資源統籌和服務監管的政府綜合協調部門。
而這只是旅游局“升格”為旅發委的一個縮影,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止目前已經有12個省份旅游局更名為旅發委,并升格為省級政府組成部門,其中今年就有7個省份完成升格。
多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游專家表示,旅游局能夠更名并升格,得益于旅游業快速發展,與旅游業產業實力越來越雄厚有關。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旅游局更名為旅游發展委員會之后,更容易形成全業旅游。
旅游局掀起更名潮
近年來,旅游局更名旅發委并升格為政府組成部門漸成潮流。早在2009年,海南省旅游局率先更名為“旅發委”,之后,北京等多地旅游局也完成升格。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截止目前已有海南、北京、云南、廣西、西藏、湖北、河北、四川、黑龍江、貴州、甘肅、山東等12個省份旅游局更名為旅游發展委員會。其中,今年升格為旅發委的有湖北、河北、四川、黑龍江、貴州、甘肅、山東7省旅游局。
為何要升格?“旅游景區的主管部門不盡相同,如風景名勝區主管部門是住建廳,文化景區的主管部門是文化廳,森林、濕地公園的主管部門是林業部門。”江西省旅發委一負責人介紹,原來旅游局無法協調這些景區的主管部門,升格為旅發委之后,就可協調相關部門,形成合力。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向長江商報記者介紹,如今的旅游產業,已經超出了單個行業的范疇。但現有的旅游資源歸屬多個行業主管部門,在產業深度融合、統籌對接工作方面,存在諸多困難。一個旅游項目,從規劃、實施建設、營運管理到后期監管等,分別涉及到發改、交通、公安、工商、質監等多個部門。但長期以來,我國大多數地區采取傳統的旅游局模式,將旅游部門的職能局限于“行業管理”,與當前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的趨勢不相稱。在“大旅游”格局下,迫切需要建立一個綜合機構,統一協調相關部門和下級政府,整合現有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去年2月,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曾對外表示,經濟新常態下,旅游業的帶動作用會越來越大,成立省級旅游發展委員會是大勢所趨。為了激勵各省分成立旅游委,去年,國家旅游局對先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的省區給予1000萬元獎勵,在有關旅游重大活動和建設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優先安排。
實際上,不少省地市州旅游局也已經更名,其中云南省所有地市州旅游局已經全部更名為旅發委。長江商報記者還獲悉,目前還有多省旅游局正準備更名旅發委,正在走相關程序。
“行業管理”變“綜合協調”
升格后有什么不一樣?以海南省旅發委為例,該部門除了增加統籌協調該省旅游業發展,規劃、統一管理旅游行業標準化工作等方面外,還取消了由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旅游定點單位業務年檢及旅行社經營權的招投標工作。
“這說明旅發委不再只是單一的旅游行業內部的管理部門了,而是統領全局,協調發展旅游行業的政府組成部分,參與制定規劃和統籌工作。”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秦尊文指出,更名后由之前的“行業管理”變為“綜合協調”。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旅游局更名為旅發委,不僅是名稱變化,而是在行政主體、機構人員、職責權限等方面,都有了實質性調整。
行政主體方面:由旅游局變更為旅發委,是由政府的直屬部門升級為組成部門。以委員會和辦公室的名義,很容易將各部門的意見統一起來,為旅游產業由單一部門推動向部門綜合聯動的轉變,奠定了堅實的體制基礎。
機構人員方面:“局”改“委”之后,另一變化是機構的細化和人員的變化,使得旅游部門業務更加專業化。以廣西為例,升級為旅發委后,機關內設機構由7個增加到9個,機關行政編制也增加到59名,兼任的委員涉及各個其他的政府部門,適應了旅游產業日益發展壯大的趨勢。
第三個變化是旅游部門職責管轄范圍的擴大、管理視角的提升、職能權力的升級。旅發委整合了多個部門及省政府力量,雖然不能代替各行業部門的工作,但在協調工作過程中,減少了部分審批程序,多了更多的決策話語權,能更有效地解決旅游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旅游業靠實力贏得升級
湖北省旅發委一位處長告訴長江商報記者,成立旅發委以后,有利于進一步強化工作職能,適應旅游產業日益發展壯大的趨勢。
這一說法得到多位旅游界內部人士的認同,多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旅游專家表示,旅游局能夠更名并升格,得益于旅游業快速發展,與旅游業產業實力越來越雄厚有關。以湖北為例,該省今年一季度累計接待入境游客51.81萬人次,同比增長11.95%;實現旅游收入約213774.5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7.01%。湖北省將力爭在2020年實現總收入7000億元。為此,湖北大力發展全域旅游,旅游消費市場潛力加速釋放;旅游業漸成新的千億元支柱產業,為該省穩增長、促就業、減貧困、惠民生作出貢獻。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湖北累計接待海內外游客20億人次,年均增長20.51%;實現旅游總收入1.59萬億元,年均增長24.44%;旅游新增直接就業33.6萬人,帶動間接就業165.5萬人,使42萬人脫貧。受此拉動,旅游業成為湖北省各類資本聚集的“洼地”,湖北省500多個旅游項目于“十二五”期間竣工,完成投資3200億元。
從這份數據可以看出,旅游業已經滲透到湖北省經濟社會各領域,成為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惠民生的重要抓手。但面對快速膨脹的市場、面對數以億計的游客,固有的旅游管理構架迫切需要重組與調整。
湖北省旅發委主任錢遠坤還曾公開表示,旅游委的更名,不僅是名稱上的變化,而是體現了旅游產業地位的進一步提升,旅游業綜合功能的進一步彰顯,旅游業發展前景被大眾廣泛看好和期待。以旅游委更名為契機,湖北努力打造旅游“升級版”,進一步推動旅游綜合功能大彰顯、旅游品牌形象大提升、旅游事業發展大推動,使旅游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更大作為、更大擔當。
全業旅游漸成主流
“旅游局更名旅發委不僅僅是改了一個名稱,雖然旅發委仍舊是廳局級,但是功能卻強化了。旅游局單獨成立范圍很窄,全業旅游時代,工業、農業、服務業都是旅游行業的一份子,一個環節。”秦尊文認為,更名為旅游發展委員會之后,更容易形成全業旅游。
秦尊文分析,從第三產業來講,旅游和商務局是緊密相連的。旅游的主要業態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吃”涉及到商業部門,如飲食服務機構、工商聯;“住”涉及到飯店,一部分屬于工商聯,一部分涉及到旅游;“行”更多的是屬于交通部門管理,比如交通航運、鐵路等部門。同時,按旅游業態內部分化,“游”包含工業游、農業游,涉及到工業部門、農業部門;購物屬于商業部門,娛樂屬于文化部門。同時還涉及到城市建設、文化教育醫療等方面。
“旅發委是一個全業,不僅僅是旅游業這個行當的事情,更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到第三產業和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名稱變了,內涵擴大了,職能范圍也更豐富了。”秦尊文認為,有旅游實力的城市會逐步把旅游局升級成旅發委。旅游的功能進一步完善,特別是人們在吃飽飯以后,在文化、交往和出行方面有更多的愿望。各地政府都會感受到這一點,旅發委會進一步擴展到其他的城市也是可能的。特別是旅游業占比比較大的城市,旅發委的職能可能會更進一步加深。
海南省率先更名升級也和旅游背景和為當地貢獻的產值是有直接關系的。以三亞為例,除了服務業和旅游業外基本無其他產業,所以當地政府也極其重視。“過去旅游業不發達的時候也根本就沒旅游局,也是根據旅游業的發展需要來設置的。”
秦尊文還認為,如果旅游在當地占比較低,發展前景優勢不明顯,相應地更名和升級的必要性不大。
旅游局更名為旅發委后的變化
行政主體方面由政府的直屬部門升級為組成部門
機構人員方面“局”改“委”后,機構的細化和人員的變化,使旅游部門業務更加專業化
職責權限方面管轄范圍擴大、管理視角提升、職能權力升級